再任總理 勒科爾尼:未必能做太久

勒科爾尼11日視察巴黎巿郊一個警局後發表講話,尋求各政黨支持。路透社

法國政治危機持續,日前辭職後再獲總統馬克龍任命為總理的勒科爾尼承認,總理職位並無太多候任人選;鑑於國內嚴重的政治分歧,他亦未必做得太久,暗示可能因國會的不信任投票而下台。
勒科爾尼11日視察巴黎巿郊一個警局時說,他同意再次擔任總理,是由於作為歐盟第二大經濟體的法國迫切需要找到財政解決方案。他呼籲保持冷靜並尋求各政黨支持,以便在最後限期前制定國家預算,但未有回應反對派要求廢除提高退休年齡。
極右至極左政黨都批評馬克龍再次任命勒科爾尼擔任總理。勒科爾尼未有透露何時組成新政府及人選名單。他早前表示,周一(13日)是提交預算草案的最後限期,確保有關法案在年底前獲得通過,避免對國家帶來嚴重後果。他並未透露預算案內容,只稱要進一步控制財赤在4.7%至5%之間,但各黨派仍就退休制度改革等議題各不相讓,執政聯盟的少數派政府要爭取達成共識,困難重重。
勒科爾尼上月5日獲任命為總理,做了短短27日,因為內閣名單得不到議會支持,匆匆辭職,成為法國「最短命」總理。
德國之聲中文網報道稱,許多分析人士認為,勒科爾尼重新被任命為總理至多只能略微推遲大選。儘管勒科爾尼本人表示「出於責任感而接受總統賦予我的使命」,並強調「這是一條艱難但可行的道路」,但許多法國民眾已然對政治鬧劇感到疲憊。根據最新民調,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獲得了35%的支持度,這意味著右翼民粹陣營會在提前大選中遠遠超越左翼聯盟以及馬克龍的保守派陣營。還有一項民調則顯示,大約三分之二的法國民眾希望馬克龍辭職。但是,馬克龍已經排除了這種可能性。在10月10日的總統府會議中,他向各黨領導人保證將完成持續到2027年春季的本屆總統任期。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