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蘭內政部提出新法案,計劃收緊外國人取得波蘭公民身分的條件。新法案規定外國人須在波蘭居住至少8年(其中3年臨時居留、5年永久居留),且須通過社會融入考試及簽署效忠宣言。
波蘭在過去10年經歷歷史性移民潮。根據歐盟統計局統據,2017至2022年間,波蘭連續6年頒發給非歐盟公民的首次居留許可數量居歐盟之首。2023年,獲得波蘭公民身分的外國人達到創紀錄的1萬6342人,較10年前增加4倍。這一現象引發部分社會群體反彈,去年出現多場反移民示威,也促使總理圖斯克領導的政府推出更嚴格的移民政策。隨著社會氛圍轉趨保守,總統納夫羅茨基在競選期間以「波蘭優先」的移民主張成功當選。
內政部副部長羅古斯卡說,授予公民身分的過程應確保新公民「真正尊重波蘭文化、傳統與法律,並忠於國家」。納夫羅茨基一周前向議會提交自己的版本,主張將入籍居留年限延長至10年,並以「優先保障波蘭人利益」為核心理念。
新提案的核心包括新增「融入測驗」,除語言能力外,還須評估申請人對波蘭歷史、價值與法律的了解,以及他們在波蘭的社會參與度。通過測驗者必須簽署效忠宣言,承諾維護波蘭憲法與國家利益。
根據現行制度,外國人申請公民身分須至少3年永久居留,部分特例(如持有「波蘭人卡」者或遣返後裔)可縮短年限。內政部的新方案不僅適用於一般申請人,也涵蓋總統裁量授予公民身分的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