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政局在經歷了剛任命的總理辭職,辭職的總理再次被任命等戲劇性的時刻之後,在法國總統馬克龍動身前往埃及參加和平協議簽署儀式前,復職的總理勒科爾尼第二次組閣政府。
新政府中有一些大家不熟知的新面孔,他們很年輕,有公民社會經驗。例如愛德華.杰弗雷(Edouard Geffray),他屬於保證不參加新政府右派「共和國黨派」的一名成員,12日被任命出任教育部長。他本人表示,他不再是共和黨黨派成員。
前教育部長博爾內(Elisabeth Borne)被撤換不知何因被撤換,這位曾經大刀闊斧進行退休體制改革的女將是不是被迫告老還鄉?
其他新人中還有讓-皮埃爾.法朗杜(Jean-Pierre Farandou),他曾是法國國營鐵路總裁,和鐵路工人特別是工會打交道打了一輩子,此次他的重任是擔當勞工部長。
大家熟悉的前總理瓦爾茲也被撤換,不再出任海外部長,預示著馬克龍和勒科爾尼都沒有和社會黨妥協的意願。
其他重要的職權,例如外交、司法、文化、財政都沒有撤換,還是老班子,也體現了勒科爾尼延續前政府工作方式的意願,希望不要出亂子。
勒科爾尼特別強調了進入政府的這些人都沒有競選下屆總統的野心,留任的司法部長公開表示,他不會競爭下屆總統大選。勒科爾尼選擇新舊同堂的目的是穩住局勢,把重中之重放在提交一份2026年預算案上。現在是10月中旬,離12月31日的年底,時間所剩無幾,要成功提交預算還要面對極左、極右、綠黨、共產黨、或者還有社會黨將提交的不信任案。可謂是要穿越一個個崎嶇險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