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播假信息 極右翼民粹主義者多過左翼

在德國波昂舉行的全國性抗議活動中,一塊標語牌上寫著「立即驅逐 AfD」。另類選擇黨(AfD)是德國代表性極右政黨。路透社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極右翼民粹主義者在社群平台散播假新聞的可能性顯著高於主流政黨或極左翼政治人物。綜合外電報道,研究指出,擴大錯誤訊息已成為極右翼政治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民主制度構成嚴峻挑戰。
該研究由阿姆斯特丹大學的托恩伯格和荷蘭自由大學的丘埃里合作。托恩伯格表示:「極右翼民粹主義者正在利用錯誤訊息作為破壞民主和獲取政治優勢的工具」。研究發現,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員和公眾迫切需要了解和解決錯誤訊息與極右翼民粹主義相互交織的動態問題。
該研究基於26個不同國家的議員在2017至2022年間,在社群平台Twitter上發布的所有推文。涵蓋的國家包括17個歐盟成員國(德國、法國、奧地利、荷蘭、瑞典等),以及英國、美國和澳洲。
研究分析8198名議員發布的3200萬則推文,並將推文內容與國際政治學數據庫進行比對,確定議員的政治立場及民粹主義傾向。此外,團隊透過事實查核和假新聞監測服務,建立一個包含64.6萬組網址的資料集。資料集的內容都依據來源可靠性進行事實性評級,並將數據與議員分享的1800萬個網址進行比較。
研究為各政黨和政治人物評定出「事實得分」評估不同陣營在社群媒體上散播假新聞的情況。結果顯示,極右翼民粹主義是「傳播錯誤訊息傾向的最主要因素」,而中右翼、中左翼及極左翼民粹主義政黨的議員則與這種行為「無關」。
該研究點名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法國國民聯盟(RN)、荷蘭自由黨(PVV)等極右翼民粹政黨,指其近年來在歐洲多國政治上取得進展,並在某些國家進入執政聯盟。然而,這些政黨的成功與假訊息策略密不可分。
托恩伯格表示:「研究表明,大多數虛假宣傳的背後原因,並非一般民粹主義者所持的反精英主義立場,而是極右翼民粹主義的排他性意識形態以及對民主制度的敵意」。
研究進一步指出,錯誤訊息對極左翼民粹主義者的吸引力較低,因為他們主要關心經濟議題,而極右翼民粹主義者則強調文化議題和對民主體制的反對,讓錯誤訊息有更大的「沃土」可以傳播。
研究還強調,極右翼民粹主義者與「另類媒體」之間存在共生關係。托恩伯格指出:「極右翼民粹主義者一直致力於創造並利用另類媒體,放大他們的觀點,挑戰主流敘事」。另類媒體不僅協助極右翼放大錯誤訊息,還塑造了極右翼民粹運動,強化意識形態,並在選民間營造出一種「社群意識」,從而與主流媒體形成對抗。
不過,研究也提到,因為Twitter等社群平台近年來限制資料存取,無法擴大對議員在該平台上的發文分析,可能影響研究的完整性。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