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近日向法國政府發出警告,下調法國的信用評級,依據是法國公共財政存在「較高」不確定性。
據法新社報道,標普近日發布報告,將法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AA-」下調至「A+」,評級展望調整為「穩定」。這是近期繼惠譽之後第二家下調法國信用評級的國際評級機構。
標普原計劃於11月底對法國評級進行評估,但鑒於近期法國政局出現一系列變化,該機構提前作出裁定。報告指出,儘管法國政府已向議會提交2026年預算草案,但「法國公共財政的不確定性依然很高」,這可能抑制投資和私人消費,影響經濟增長,從而拖累整體經濟表現。
報告警示稱,2025年法國公共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預計將達到政府設定的5.4%,如果不採取額外有力措施削減赤字,「法國財政整頓的進展將低於此前預期」。公共債務方面,標普預計,到2028年,法國政府債務將增至GDP的121%,高於政府規劃中的2027年債務峰值118.6%。報告認為,債務水準的持續攀升將增加財政的脆弱性。
這已經是標普在一年半內第二次下調法國主權信用評級。值得注意的是,標普此舉緊隨惠譽之後。就在今年9月12日,惠譽剛將法國評級從「AA-」下調至「A+」,並給出「穩定」展望。至此,兩家國際主要評級機構已對法國經濟作出一致判斷,反映出市場對法國財政前景的信心正在快速減弱。
目前,外界的關注焦點轉向另一家評級機構穆迪。穆迪預計將在本月24日更新對法國的主權信用評級,市場擔心其可能跟進下調的情緒正在上升。